共工新闻社香港6月28日电(程超、陈恺、徐贤华)在第38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增强全民禁毒意识,拓宽禁毒宣传教育覆盖面,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禁毒工作的浓厚氛围。连日来,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公安局精心策划、多点发力,通过多样化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亮点纷呈的禁毒宣传活动。

警语润校园  无毒护童心

“同学们,谁能认出这盒花花绿绿的‘饮料’有什么问题?” 在叶城县红军小学的课堂上,民警高举一盒包装精美的“网红饮料”,引发台下学生热烈讨论,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6月25日,民警带着精心准备的“安全大礼包”走进校园,以真实案例为教材,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沉浸式安全教育课。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辨别力弱的特点,民警结合青少年涉毒案例,用卡通动画、情景模拟等形式,将“奶茶粉”“跳跳糖” 等新型伪装毒品的危害娓娓道来。“这些‘糖果’看着漂亮,吃下去就会变成伤害大脑的‘小恶魔’!” 民警一边展示毒品仿真模型,一边提醒孩子们:“陌生人给的零食,再好看也不能要!” 孩子们瞪大眼睛,不时发出“太可怕了”的惊叹。

“禁毒知识大闯关”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发现可疑毒品应该拨打什么电话?”“遇到危险怎么保护自己?” 面对一连串提问,孩子们争先恐后抢答,欢呼声、掌声与知识问答声交织。

操场一侧的“仿真毒品警示长廊”同样引人关注。民警手持冰毒、摇头丸等仿真模型耐心讲解道:“这些毒品看起来像冰糖、药片,但只要沾上一口,一辈子都可能毁掉。”孩子们有序排队近距离观察,有学生感叹道:“原来毒品这么可怕,以后绝对不能碰!”逼真的模型与震撼的讲解,让“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巴扎烟火浓  禁毒护人间

“乡亲们快来看!这袋‘冰糖’可不是能吃的好东西!”6月25日,叶城县巴仁乡集市上人声鼎沸,民警高举仿真毒品模型,洪亮的吆喝瞬间吸引了馕饼摊前的食客、干果摊旁的商贩。烤肉香气与吆喝声交织的巷道里,禁毒宣传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拉开帷幕。

“这些花花绿绿的‘奶茶粉’,看着像好喝的饮料,其实是害人的毒品!” 民警用方言向围拢的群众比划道:“要是有人推销奇怪的‘新产品’,说能提神、能减肥,千万捂紧口袋别上当!” 围观的大妈们攥着宣传手册,凑近仔细端详模型议论道:“现在的毒品咋跟零食一个样!”

在巴扎市场入口的固定宣传点,身着藏蓝制服的民辅警被里三层外三层围住。“这是伪装成电子烟弹的依托咪酯,长期大剂量使用会要人命!” 民警一边转动着透明展示盒,一边指着展板上的警示案例,“还有这种‘巧克力’‘跳跳糖’,专门哄骗小孩子——记住,陌生人给的零食一口都不能碰!” 

“今天逛巴扎真值!”群众翻看着彩页感叹,“以前光知道海洛因、冰毒,哪晓得现在毒品藏得这么深!我得拿回去给孩子好好讲讲。” 一旁刚买完馕的大叔竖起大拇指:“亚克西!用咱们的土话讲明白,一听就懂!” 随着日头西斜,印有“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的红色横幅在摊位间猎猎作响,禁毒知识早已随着市井烟火,深深烙进群众心里。

禁毒入阡陌  乡田沐清风

“乡亲们,这罂粟种子和油菜籽看着像双胞胎,可罂粟是碰不得的‘法律红线’!哪怕只种一株,都要吃官司!”6月24日,民警挎着装满宣传彩页的帆布包,踩着田埂穿梭在金黄的麦浪间,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将禁毒知识送到农户心坎上。

田间地头里,民警蹲在刚收割的麦垛旁,以“拉家常”的方式与劳作的农户们围坐在一起。翻开印有警示案例的宣传手册,民警指着罂粟幼苗的图片耐心讲解:“这叶片锯齿状、茎秆带白毛的,就是毒品原植物。发现可疑植株,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10!” 面对农户提出的疑问,民警结合本地真实案例,详细剖析吸毒的诱因、拒毒防毒技巧,以及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需承担的法律后果。

“之前觉得毒品离自己的生活挺远的,听了警察的讲解,我对各类毒品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自己应如何做到拒绝毒品。我会将学到的知识告诉身边人,让毒品真正远离我们!” 一位农户感慨地说道。

禁毒入园林  繁花绽安宁

山黛天蓝,叶城县金果镇向日葵景区内,百亩葵田向阳绽放。金灿灿的花盘如小太阳般摇曳,汇成金色海洋,引得游客纷纷拍照留念。

“欣赏美景别忘安全,远离毒品守护幸福!”6月24日,民警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借着游客驻足赏花、拍照的间隙,开启了生动的禁毒宣传。民警手持宣传手册,指着色彩鲜艳的仿真毒品模型,耐心讲解道:“这些‘邮票’‘奶茶’模样的物品,看似新奇有趣,实则是披着伪装的毒品,一旦沾染,后果不堪设想。”通过案例剖析、互动问答,民警将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防毒拒毒知识一一传递,还鼓励游客化身“禁毒宣传员”,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亲友。

这场在向日葵花海中的禁毒宣传,让游客在饱览自然风光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识毒防毒意识。当灿烂的向日葵与禁毒知识一同印刻在游客心中,金色花海间悄然织就了一张坚固的安全防护网,为每一段旅途保驾护航。

华灯护繁华  禁毒护太平

为进一步提升全民禁毒意识,筑牢防毒拒毒思想防线,在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6月25日上午,叶城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联合110接警中心、派出所等多部门,在步行街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您知道新型毒品有哪些伪装形式吗?”“吸食毒品会对个人和家庭造成怎样的毁灭性后果?” 活动现场,民警通过悬挂禁毒主题条幅、陈列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设置咨询台,结合典型涉毒案例,向过往群众详细讲解毒品的种类、特征及危害。从传统毒品到“邮票”“奶茶粉”等新型伪装毒品,民警一一剖析,提醒大家在生活中提高警惕,切勿因好奇而误入歧途。

为增强宣传趣味性和参与度,民警还采用互问互答的互动形式,向答对禁毒知识问题的群众赠送禁毒小熊玩偶和印有禁毒标语的文具用品,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

此次活动共发放禁毒宣传单2000余张,展出宣传展板3张,悬挂宣传横幅2幅。生动多元的宣传形式,让群众对禁毒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效提升了全民识毒、防毒、拒毒能力,为营造全社会共同抵制毒品的良好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

策马讲禁毒  扬鞭护牧场

“昆仑山的雪水再清甜,也冲不淡毒品的祸!叶尔羌河的流水再绵长,也抵不过无毒日子的甜!”6月25日,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叶城县戈壁边缘的绿洲牧场,在这片广袤的天地间,一场别开生面的禁毒宣传活动拉开帷幕,将防毒拒毒的理念,深深植入每一位牧民心中。

在蜿蜒的水渠旁,民警取出仿真毒品模型讲解道:“乡亲们看仔细!这袋像孜然粉的‘香料’、盒装像石榴汁的‘饮料’,看着平常,实则是会吃人的‘魔鬼’!去年就有人误信能提神,结果家破人亡……” 围坐在红柳树荫下的牧民们放下手中的馕饼,凑近仔细端详,纷纷咂舌感叹:“这些坏东西比戈壁的毒蝎子还狠!”

“这种伪装成普通烟弹的‘上头电子烟’,抽多了连骆驼刺都认不清!遇到可疑物品必须第一时间躲开!” 几个骑在马上的年轻牧民掏出手机录像:“这个要发给巴扎上的朋友,让大家都提高警惕!”

“以前觉得毒品只在城里晃悠,听你们一说,连牧草边都得防着!”暮色渐浓,牧民们归家时扬起的尘土与昆仑山的晚风交织,禁毒的叮嘱随着牛羊清脆的铃铛声,回响在牧区的每一片草场上。

从书声琅琅的校园课堂,到喧闹熙攘的巴扎集市;从生机勃勃的田间地头,到广袤辽阔的牧场草场;从游人如织的秀丽景区,到繁华璀璨的商贸街区,叶城公安步履不停,以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将禁毒知识传递到城市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学生、商贩,还是农户、牧民,都在一次次宣传中增强了识毒防毒能力。随着禁毒宣传的持续推进,全民参与禁毒的氛围也愈发浓厚,为全社会筑牢了坚实的禁毒防线。

作者:程超、陈恺、徐贤华

供图:叶城县公安局